在网易云音乐里看到一条评论“我病了,好像对谁都喜欢不起来了。”
说实话,看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深有感触。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对待感情这件事有时候很较真,很偏执。
可能是还没遇见一个对的人吧。
和一个网友见面两次,看了两场电影。
看完第一场电影后,两个人相隔很久没有联系。
再联系是见面的第二次。
电影院里,大屏幕就在眼前,靠在自己肩上的却是一个只见过两次面的男孩。
说实话,我完全没有心动的感觉。
事实却是,我只想快点结束电影,我想逃离。
有一种怪现象就是,自己想的却不是自己要的。
男生一米八以上的高个,穿衣风格也不错。
再通俗一点的说,人也有钱,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。
如果把他放在相亲市场,真的很吃香。
可现实中却是一个过客样的存在。
没有一个人说开始,也没有一个人说我愿意,更没有人说结束。
好像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一样。
成年人的感情游戏最可怕的是,其中的某一个人当真了。
和三两个朋友一起喝酒,我问了一个问题。
那个问题是“为什么真的会有女生愿意陪一个男生去逛街,看电影,却没有在一起。”
朋友反问我,为什么呢?
很奇怪,我说不出原因来。
但这也成为不了每进一家店,被店员说是男女朋友关系的理由。
爱会有偏见,也会很散漫。
朋友问我“你说,如果遇到一个喜欢的人但是你表白的话可能会直接失去该怎么办?”
如果是我的话,我会喝酒,让自己喝醉。
以喝醉的理由去找他,自己也会心安理得。
况且,我还真这么做了。
结果就是,酒醒了,日子咋舒服就咋过。
撒野耍疯都是偶尔,没有几个人会真的在意。
有一点点变化,我成了一个情感收废站。
注意,不是“收费”,是“收废”。
有一类女生很奇怪,很喜欢看一些甜的要命,虐的要死的电视剧或者电影情节。
但她们最后却躲在被窝里哭的最惨的那一个。
我算是总结出了一个道理。
哭泣更多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得不到的,或者说是所欠缺的。
感情也是,好的永远都是别人的。
故事的开始都是说的“你好”,而故事的结束却说的是“你好好的。”
不同的时期,不同的氛围,即使是同一句话,都是不同的意思。
这让我想起一句英文“I miss you.”
其实是我错过你的意思。
其实我真的有尝试过,想和一个人认真的交往。
只是他真的可以对周围的女生一个不落的关心。
先招惹的人不是我,反而却成为了那个可笑的人。
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,往往都是错误的。
就像是说好的约定,等真正到的那一天,互不联系。
可在现实生活中,真的真的太普遍了。
也就验证了那句话。
“后来明白了,原来忍住一段时间不联系的人,真的就可以不那么想联系了。”
最后,那就对那些过往说“我们还是不要再联系了吧。”
如有冒犯,请联系我